最新文章

小兒多動症是病嗎?該如何有效改善

家長們注意了,如果孩子平時過度活潑、脾氣暴躁、吃飯拖拉或經常注意力不集中,那麼就要懷疑是否是患上小兒多動症了。小兒多動症在注意力方面有部分缺陷及腦功能輕微失調等,是一種常見的非藥物治療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若在發現後未及時咨詢醫師進行矯正,可能會對孩子的學習、人際關系以及自我性格等方面造成影響。

小兒多動症患病率約為 5 至 10%,好發於學齡期兒童,約占全體小學生的 1 至 10%,患兒中男孩多於女孩及早產兒多於一般足月出生嬰兒。目前兒童多動症的診斷可分為三個方面,即神經生理檢測、行為檢查和心理測驗;當孩子出現一些愛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時,一定要鑒別清楚,不要輕易得出孩子患多動症的結論,甚至病急亂投醫。

小兒多動症的重點判斷方法

(1)活動過度:大多始於幼兒早期入學後,特征顯著如上課時小動作不停、凡能碰的東西都要碰、話多、喜歡挑釁、常與同學鬥毆或經常進行對身體有危險的活動而不考慮可能導致的後果(非尋求刺激)。

(2)注意力不集中:如不專心聽課、丟三落四及對來自各方的刺激都會好奇。

(3)情緒不穩:如衝動任性、會無故叫喊、常常別人問話未完即搶著回答或性子急躁無耐心且不按要求做事。

(4)學習困難:孩子智力正常,但由於多動會影響學習進度,病程通常為 7 歲前起病,病程持續 6 個月以上。

研究發現,多動症兒童腦內的局部腦血流異常,多動或衝動等行為症狀越嚴重的孩子,其額葉和頂葉的血流灌注越少,且紋狀體區的灌注普遍降低;在執行相同的認知任務時,多動症兒童大腦特定腦區的活動情況也和正常兒童不同。好動、好模仿和富於想像是孩子有別於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很多時候只是出於好奇心理,因此對懷疑患多動症的孩子不妨先耐心教育一番,家長也不要隨便說孩子有多動症,如此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並增加他的精神負擔。

切勿小題大作 了解原因有效防範

至今仍未明白小兒多動症確切由什麼原因引起,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母親在孕期或圍產期有較多並發症,或有大量吸煙或酗酒史。

(2)親屬中有較多多動或注意不集中表現;雙生子中單卵雙生子的患病率高達 51 至 64%;親屬中酒精中毒、反社會人格或歇斯底裡症人士較多。

(3)神經遞質酶的研究結果雖然常互相矛盾,但不失為對本症病因的一種研究途徑。

(4)嚴重的鉛中毒可產生致命的中毒性腦病或痴呆等神經系統損害,但輕微鉛中毒是否會產生多動症,至今尚無結論。

(5)社會家庭或心理因素的影響,如不良的社會環境或家庭條件(破裂家庭、經濟貧困、住房擁擠或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或有精神疾病等)均可成為發病的誘因,並影響病程的發展與預後。

(6)健康營養因素,如維生素缺乏、食物過敏、食品的調味劑或添加人工色素等都可能使兒童容易產生多動症。

若忽視小兒多動症的輔助治療,孩子長大後將難以適應社會,性格亦容易扭曲而走上歧途;可能出現焦慮、人格障礙、人際關系緊張、缺乏成就或社會經濟狀況不良,故必須進行治療,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目前家庭進行自我改善治療的方式有兩種:

行為治療:

多帶孩子參加合適的認知活動改善其注意力和記憶力;其次是通過特定訓練,如通過書本、視頻或講故事在思想上矯正兒童的不良行為。當兒童行為趨向良好時及時予以肯定及表揚,增強其自信心,教育患兒應避免諷刺、批評或打罵等損害自尊心的不良做法。

精神療法:

家長、老師和同學應給予多動症兒童理解、溫暖及關心,使患兒有信心克服困難,堅持治療,戰勝心理障礙。多動症是不會自愈的,有 70% 的患者症狀會持續到青春期,有 30% 則持續到成年期,甚至伴隨終生。多動症的兒童能否健康成長,關鍵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介入及早訓練。

小兒多動症是兒童常見的心理及神經疾病,目前沒有特效藥物治療,但通過心理咨詢治療效果一般不錯。多動症兒童長大後有 50% 的患者多動問題會消失,但注意力不集中、衝動或任性等可能持續較久,因此在發現孩子有類似症狀時應就醫並耐心改善及調整。

上文節錄自《搜狐》“小兒多動症是病嗎該如何有效改善”,除內文另有說明,任何部分均不可視為本站/本公司作出任何陳述或引薦,其內容亦皆與本站/本公司立場無關。


立即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在線查詢或預約服務:

掃描下方二維碼,查閱熱門疫苗資訊:

1. 9價HPV疫苗—港幣$30,000 / 3針

最新優惠:凡注射9價HPV疫苗,即可以港幣$500加購以下療程(每人只限加購一項):

  • 營養液(增強免疫力 / 美白)高劑量維他命C乙次(原價港幣1,800 / 次)​

  • 基本體檢及營養師咨詢服務乙次

2. 13價肺炎球菌疫苗—港幣$1,600 / 針(原價2,400 / 針)

3. 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港幣$1,200 / 針(原價1,800 / 針)

4. 乙型肝炎疫苗—港幣$630 / 3針(原價810 / 3針)

回到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