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血脂认识五大误区

误区一:“血脂偏高”丶“胆固醇异常”是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的。

不少人把血脂偏高和胆固醇异常看作是多吃少动带来的“富贵病”。专家指出,胆固醇异常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它虽然与饮食、运动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只要忌口和多运动就能解决的。在导致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素中,年龄、性别和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不可改变。

误区二: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丶血流缓慢。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而引起严重危害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 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研究显示,甘油三酯的增加未能显示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而如果血液中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就会形成粥样斑块;有斑块的血管狭窄或破裂就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而非甘油三酯。

误区三:体检化验单没有“箭头”就是正常。

如今很多人都格外关注体检结果中的胆固醇指标,但鲜有人发现自己有胆固醇异常问题,因为并未发现化验单上有“箭头”。为什么流行病学专家的统计数据却如此高呢?专家表示,一般人群和已有冠心病、糖尿病或已经发生过心梗或中风的患者,在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他们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要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即“坏”胆固醇 LDL-C 需低于 80mg/dL 或 2.1mmol/L。重点人群(如 40 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 3mmol/L”这一指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误区四:胆固醇异常是慢性问题,即使不达标也不会有大碍。

胆固醇异常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慢性问题,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短时间不会导致健康出大问题。实际上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其特征是:慢性进展、急性突变及全程炎症。 “坏”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及被阻塞住,且这些斑块就像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

能破裂而导致急性心梗或中风;如果不尽早控制,年纪轻轻的患者也同样会遭遇斑块破裂带来的恶果。近年来,影视明星中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者中就不乏中、青年人。在 2004 年公布的一项报告中,仅在短短 15 年内,35 至 44 岁之间的北京男性居民因冠心病死亡的比率就增加了 111%,45 至 54 岁之间的女性死亡率增加了 40%。

误区五: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和降低血粘度,无副作用。

对于顽固型血脂高患者,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主导药物,在临床医师的严密指导下,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高血脂症的防治

药物治疗、注意饮食,少食高脂肪和高糖食物是防治高血脂症的有效措施。

【药物治疗高血脂症】

主要降血脂功能可分为四大类:

1、降总胆固醇。

2、主要降总胆固醇兼降甘油三酯。

3、降甘油三酯。

4、主要降甘油三酯兼降总胆固醇。

概括讲它能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酸或胆固醇随粪便排出,并抑制胆固醇的体内合成,或促进胆固醇的转化促进细胞膜上 LDL 受体表达,加速脂蛋白分解。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可促进甘油三酯的水解或促进其他脂质的代谢,并阻止其他脂质的体内合成。

上文节录自《搜狐母婴》“血脂认识五大误区 ”,除内文另有说明,任何部分均不可视为本站/本公司作出任何陈述或引荐,其内容亦皆与本站/本公司立场无关。


立即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在线查询或预约服务: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阅热门疫苗资讯:

1. 9价HPV疫苗—港币$10,000 / 3针

最新优惠:凡注射9价HPV疫苗,即可以港币$500加购以下疗程(每人只限加购一项):

  • 营养液(增强免疫力 / 美白)高剂量维他命C乙次(原价港币2,300 / 次)​

  • 基本体检及营养师咨询服务乙次

2. 13价肺炎球菌疫苗—港币$1,600 / 针(原价2,400 / 针)

3.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港币$1,200 / 针(原价1,800 / 针)

4. 乙型肝炎疫苗—港币$630 / 3针(原价810 / 3针)

相关文章:

回到最顶